自人文與政法學院院徽設計大賽啟動以來,我們收到了眾多優秀的設計作品,感受到在校師生、往屆校友對學院院徽設計工作的大力支持,經學院院徽評審工作小組初步篩選,以下40件作品(排名不分先后)脫穎而出,入圍網絡投票階段。
院徽,凝練著鮮明的文法特色學院文化,是學院的名片,更是學院展現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期待大家積極參與本次評選活動,投出您寶貴的一票,為心儀的院徽打call!
作品如下
1
設計理念
院徽外環上方為“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中文名稱,下方是英文名稱,體現學院的身份與國際化視野。
中心主體融合多元素:人形圖案象征人文關懷與法學人才的成長;天平代表法律的公平正義,是法學的核心象征;下方的書籍寓意人文積淀與法學知識的厚重,彰顯學院人文與政法學科的融合;2025標識明確學院成立時間。
整體色彩以深藍為主,給人以一種沉穩與可靠的感覺,能傳遞出穩定、值得信賴的氣質;搭配金色天平,莊重且富有專業感,傳遞出學院追求公平、崇尚人文、深耕法學教育的理念。
2
設計理念
背景為不規則淡灰色,以毛筆甩墨為理念設計出,是漢語言的重要內涵;豎列WYUSHK為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英文簡稱,采用紅色賦予其歷史感和責任感;左右人文與政法四字充分展現我學院的特點。
3
設計理念
院徽中有三只鴿子,左側鴿子銜著鉛筆,代表文學院對文字、寫作等能力的重視,中間鴿子頭頂天平,天平是法律的象征,代表政法學院;右側鴿子銜著地球儀代表外國語學院,寓意學院具有國際視野,關注全球事務與多元文化;下方的絲帶寫有“人文與政法學院”明確主體。下面的水紋則表示,人文與政法學院的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海洋孕育后,飛往更加廣闊的天空,用自身的學識傳播溫情和知識。
4
設計理念
以人形“文”字為中心,代表人文學院和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研究院;地球作為頭部面向世界象征外國語學院;身形似天秤公平公正比作法學院;此設計圖代表了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各專業學子緊密聯系,相互支持的關系。最后采用了“上善若水”的典故,故全圖采取水藍色。
5
設計理念
下部書本圖案象征人文,上部天平圖案象征法律。
6
設計理念
一枚圓形的徽章,由三個圓環層層嵌套組成,整體色彩為金色和紫色,金色象征權威、勝利與榮譽。深紫色既是我們學院的代表色,也有“紫氣東來”的美好寓意。深紫色賦予了整個徽章人文的智慧和法律的尊嚴感。
院徽的主要圖形是抽象化的漢字“文”,把上半部分與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獬豸”的形象相融合,代表司法的清廉正直,以獬豸的獨角吊起天平,象征司法的公平正義。文法結合,象征著學院不只注重學生的教育,更強調人文內涵。“文”字下半部分腳踏實地,象征著學生在人文底蘊的堅實基礎上注重法律修養。
外環以深紫色為主基調,鑲嵌金色“Literature conveys truth Law governs the world”“文以載道,法行天下”深刻彰顯文法價值讓文法互融互通共同發展。
最外環上下部分別用金色書寫學院的中英名稱使整個院徽主題彰著,凸顯出我們學院的獨特性和全球性。亮金色和紫色形成高雅對比。
7
設計理念
我設計的人文與政法學院院徽以藍白為主色調,藍色莊重理性,契合政法學院的專業屬性;白色清爽純粹,呼應人文領域的包容。內圈核心設計由書法體“文”字與天平符號構成,以“文”的底蘊托起法的理性,體現著“文以載道,法以正行”的學院內核。外圈環繞中英文“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名稱,界定了學院身份,體現著我校國際化與本土文化的銜接。該院徽的設計體現著學院培養兼具人文情懷與法治擔當人才的期許。
8
設計理念
徽章以繁體“僑”為核心,既提升設計操作性,又呼應華僑建校淵源。“僑”中“口”是語言的直觀符號,恰好契合外國語學院的語言交流職能;右上部分化作法槌幾何形狀,象征原政法學院的法治屬性以及現學院的“政法”二字;法槌下的一豎設計成書本,既承“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之意,更關聯文學院的文史傳播內核,與人字旁共顯“人文”底蘊;整體用黑色凸顯莊重,也暗合學院由外國語、政法、文學院及僑鄉文化研究院整合而來的背景。
9
設計理念
本院徽核心圖形為翻開的書籍托起金色天平,巧妙體現“人文”與“政法”的融合共生:書籍象征人文底蘊與學術傳承,天平彰顯法律的公平正義與理性秩序,二者平衡統一,寓意學院培養兼具人文素養與法治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徽章色彩上選用象征理性沉穩的藍色與代表卓越光輝的金色,體現學院的嚴謹學風與追求卓越的精神。“2025”標記學院新起點。中英文院名環繞,凸顯國際化視野與扎根僑鄉的定位。
10
設計理念
本院徽設計以圓形為構,彰顯和諧與包容。主體由象征政法系公正精神的獬豸、代表江門文化與文學系傳承的白沙茅龍筆,以及變形為書冊的字母E和J(喻示外語系的英語與日語專業)三大核心元素構成。神獸佇立書卷之上,寓意學問是捍衛正義的基石。
色彩萃取自五邑大學標準色,紅色的熱忱與黃色的輝煌,既體現與母體的血脈相連,也象征學院的人文活力與光明前程。整體設計融貫中西學術,凝練地表達了人文與政法學院各系部的專業特色與共同追求。
11
設計理念
“文法”直接點明學院以文學、法學學科為核心的辦學方向,是標識的核心識別點。
建筑線條象征法學的規則性、秩序性,寓意學院在人文與法學領域既遵循學科規律,又不斷探索創新,夯實學科根基的同時推動其發展承。
整體圓形設計寓意學院發展的完整性、系統性,以及對學科生態、學術氛圍的追求,體現學院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上的全面性與統一性。
12
設計理念
從今年開始五邑大學設立了人文與政法學院,由此設計了人文與政法學院的院徽。以下講述設計理念。首先,文法二字是人文與政法學院的縮寫,非常明了的體現了本院的性質,其次,“文”字結合和書本的圖案,體現文的特征,書本象征著文化底蘊。“法"字的部分結合了天平,象征著法的公正性,體現的是政法部分。院徽要求采用圓形設計,于是本設計以圍成一圈的橄欖葉來構成圓形,橄欖葉是經典的設計元素,不僅美觀優雅,而且象征著和平,體現人文與政法學院中中,所重視且培養的人文關懷。此院徽設計采用了五邑大學經典的暗紅色設計,同時也是校服上的顏色,暗紅色體現五邑大學特色的同時,還體現莊重包容的人文關懷。
13
設計理念
院徽以“人文與政法”為核心,底部“大手”象征社會工作,以托舉之姿承載社會服務使命;其上展開的書本形似language的首字母“L”,既代表語言學(漢語、英語、日語)的知識海洋,亦寓意學術根基;頂端“劍與天平”為法學象征,喻示“持正義之劍、守公平之秤”。兩側麥穗環繞,象征學院深耕學術、碩果累累。外圈鐫刻“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中英文名稱,底部“2025”標志發展起點,整體傳遞學院多學科協同、追求真理與正義的育人初心。
14
設計理念
該設計以圓形徽章為載體,有紅金“莊重質感”與紫金“典雅活力”兩種配色風格。核心元素一致:書本代表文學系人文知識傳承,鋼筆凸顯文學表達特質;天平體現政法系公平正義內核;地球儀代表外語系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屬性;外圍幾何紋飾融合五邑建筑風格,彰顯地域文化底蘊。
整體融合文、法、語三學科特色,詮釋“承文弘法通語”的辦學理念,展現學院培養兼具人文素養、法治精神與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服務地方發展與國際交流的使命擔當,通過不同配色為學院文化呈現多元視覺表達。
15
設計理念
院徽以圓形為基底,外環環繞“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字樣,凸顯學院身份。中心融合五邑大學標志性建筑元素,象征學院扎根地域、傳承學府底蘊。同時融入象征人文的書卷紋與代表政法的天平意象,書卷寓意人文積淀與思想求索,天平彰顯法治精神與公平正義,二者交織體現“人文鑄魂、政法立身”的治學方針,整體設計既具歷史厚重感,又顯時代新銳氣,傳遞學院培養兼具人文素養與法治擔當人才的辦學追求。
16
設計理念
本設計以傳統小篆“法”與“文”二字巧妙融合為核心造型,通過筆畫共融、結構呼應,體現“文法相濟、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法”字取其平直公正,象征法治精神與秩序規范;“文”字圓融貫通,代表人文關懷與思想傳承。既彰顯中華文字底蘊,又體現人文與政法學院“文法交融”的辦學理念。整體形態莊重典雅,線條流暢有力,象征學院嚴謹治學、守正創新的精神追求,呼應學院培養實戰型文科人才、服務地方發展的使命擔當。
17
設計理念
設計理念:院徽以藍白為主色調,簡潔大氣。前景翻開的書籍,既凸顯人文與政法學院的學術屬性,象征知識的探索與傳承,也寓意同學們以知識回報僑鄉、讓僑鄉走向世界;核心的碉樓是僑鄉文化典型符號,體現學院依托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的特色;天平代表公平正義,契合政法學科內核。整體融合多學科特色,展現學院整合后立足僑鄉、培育人才、追求真理正義的愿景。
18
設計理念
核心意象采用了紅磚樓燈塔、羅盤、書卷。燈塔是人文與求知象征,代表指引、智慧與希望。在此,它被重新詮釋為“法治燈塔”,象征法律是社會文明的指引,在未來中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燈塔的基座,由展開的書卷構成,是想強調“人文為基”。
燈塔前方,設計一個羅盤的抽象圖形,它既是外國語“溝通世界”的隱喻,也代表法律是人生的航標,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方向。
燈塔上方的鐘擺節奏寓意一種有序的生命脈搏,寓意著人文溫度的傳承。
主色調是磚紅色,象征人文底蘊與燈塔的溫暖光芒一直陪伴我們前行,鋪色是深青灰色,象征理性的海洋與法治的基石。
“五邑大學人文與政法學院”字樣前設計一顆冉冉升起的金黃色太陽,寓意著一個充滿活力的新開端,擁有光明的未來和無限潛力。
19
設計理念
該作品以紅色為主題色,象征學院的熱情與活力,對師生未來的吉祥期許。作品中間是由一個倒過來的“人”字和兩個三角圖案拼接成一個天秤,既凸顯出我們政法學院的公正嚴謹,也體現出語言類專業以及僑鄉文化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的人文情懷,最下面是兩手托舉的圖案,體現出社會工作專業的為民服務,奉獻自我精神。最后面是一個冉冉升起的太陽,寓意著我們學院站在新起點,不斷成長壯大,發光發熱!
20
設計理念
院徽以紫色為主,代表著平衡,和諧,自信與智慧。綠色包邊代表生機與活力。院徽主體左邊為“文”,右邊為“廌”,取自“法”的繁體字“灋”的一部分,該字代表古代神獸“獬豸”,傳說它能明辨是非曲直,代表公平正義,這不僅是法學生所需要的品質,也是全體學生所需要的品質,充分展現出人文與政法學院育人的目的,我們要帶著這些品質永遠發展下去。
評選與獎勵
1.本次人文與政法學院“院徽”設計征集活動采取專家評審和大眾投票相結合的評選方式,線上投票占30%,專家評審占70%。
2.本次人文與政法學院“院徽”設計征集活動獎勵設置如下:
一等獎(1名)
1000元現金獎勵、榮譽證書、加創新學分
二等獎(2名)
300元現金獎勵、榮譽證書、加創新學分
三等獎(3名)
100元現金獎勵、榮譽證書、加創新學分
優秀獎(5名)
榮譽證書、加創新學分
參與獎(若干名)
加創新學分
投票時間為
2025年10月25日至10月28日
文案|人文與政法學院學生會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2sEU0IlJ352dIjNQWwsST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