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維系社會運轉的基石,影視是映照社會現實的藝術,影視與法律的交叉是探討法律精神與法治文化的重要路徑。影視作品通過其獨特的藝術敘事,不僅是時代人心的映照,更成為呈現法治理念、司法實踐及其社會效應的公共文本。
為探索影視作品中的法律議題,推動法律界與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促進法律思維與人文視角的深度融合,“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擬舉辦第一屆影視評論征文比賽,現面向全國各高校在校學生公開征稿,具體說明如下:
一、征稿主題
1.刑事冤案的發生機制與制度防范
相關電影例如《肖申克的救贖》(美國)、《綠里奇跡》(美國)
2.國家權力的運作機制與制度約束
相關電影例如《宿敵》(印度)、《辯護人》(韓國)
3.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
相關電影例如《羅生門》(日本)、《辛普森:美國制造》(美國)
以上電影僅供參考,作者也可以選擇相同主題的其他影視作品展開評論。
二、征稿對象
本次征稿面向各階段的在校學生進行,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的前作者不受在校與否限制。
三、獎勵
一等獎1名,獎金4000元。
二等獎3名,獎金2000元。
三等獎5名,獎金1000元。
特別獎1名,獎金2000元,面向“水木網絡法學”編輯部成員、前成員。
獲獎作品將在“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上署名發表。
特別鳴謝:本次比賽的獎金由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提供資助。
四、寫作與提交
1.字數限3000~6000字。
2.歡迎作者在文中為電影配圖。
3.請于2025年12月20日24時前提交Word版全文,發送至郵箱shuimufaxue@126.com。文件名以“姓名+標題”命名,郵件主題欄注明“影評大賽+姓名+標題”,并在郵件正文中寫明投稿人信息,包括姓名、單位、專業、學歷、聯系方式。
4.不接受主要借助AI完成的作品;如果利用AI對作品進行過文字性修改,請做必要的說明。
信息來源:水木網絡法學
有獎金|“水木網絡法學”第一屆影視評論征文比賽
法律是維系社會運轉的基石,影視是映照社會現實的藝術,影視與法律的交叉是探討法律精神與法治文化的重要路徑。影視作品通過其獨特的藝術敘事,不僅是時代人心的映照,更成為呈現法治理念、司法實踐及其社會效應的公共文本。
為探索影視作品中的法律議題,推動法律界與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促進法律思維與人文視角的深度融合,“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擬舉辦第一屆影視評論征文比賽,現面向全國各高校在校學生公開征稿,具體說明如下:
一、征稿主題
1.刑事冤案的發生機制與制度防范
相關電影例如《肖申克的救贖》(美國)、《綠里奇跡》(美國)
2.國家權力的運作機制與制度約束
相關電影例如《宿敵》(印度)、《辯護人》(韓國)
3.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
相關電影例如《羅生門》(日本)、《辛普森:美國制造》(美國)
以上電影僅供參考,作者也可以選擇相同主題的其他影視作品展開評論。
二、征稿對象
本次征稿面向各階段的在校學生進行,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的前作者不受在校與否限制。
三、獎勵
一等獎1名,獎金4000元。
二等獎3名,獎金2000元。
三等獎5名,獎金1000元。
特別獎1名,獎金2000元,面向“水木網絡法學”編輯部成員、前成員。
獲獎作品將在“水木網絡法學”公眾號上署名發表。
特別鳴謝:本次比賽的獎金由不愿具名的法律界人士提供資助。
四、寫作與提交
1.字數限3000~6000字。
2.歡迎作者在文中為電影配圖。
3.請于2025年12月20日24時前提交Word版全文,發送至郵箱shuimufaxue@126.com。文件名以“姓名+標題”命名,郵件主題欄注明“影評大賽+姓名+標題”,并在郵件正文中寫明投稿人信息,包括姓名、單位、專業、學歷、聯系方式。
4.不接受主要借助AI完成的作品;如果利用AI對作品進行過文字性修改,請做必要的說明。
信息來源:水木網絡法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