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根脈
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當滬派文化的雅致與江南水鄉的靈秀在郊野土地交融,當生態綠韻、農耕記憶與鄉村新貌在時光里流轉,這片承載著上海城市根脈的區域,正等待被鏡頭定格更多動人瞬間。為進一步彰顯上海郊野“品質優先”的特色風貌,我們特舉辦“鏡攬滬韻?影繪江南”攝影大賽,誠邀每一位熱愛生活的創作者,用影像挖掘滬派江南田園的生態內核,傳遞鄉村文化的當代活力,展現農業發展的多元風采,共同繪制上海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
01
PART
作品要求
WORK REQUIREMENTS
(一)內容要求
參賽作品需在上海市郊野地區范圍內實景拍攝,并注明拍攝地點,圍繞以下五大分主題創作,展現上海鄉村在文化傳承、生態文明、耕地保護等多維度的革新成果。
·特色景觀·
滬派江南的村落水韻
聚焦滬派江南鄉村“水脈潤澤、生態宜居”特質,可拍攝青浦金澤、金山楓涇等代表地區的濱水村落格局,記錄臨水祠堂、古橋等水岸文化印記,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水岸風貌。
·生態·
自然秘境的詩意棲居
緊扣滬派江南生態特色,拍攝河網濕地的水鄉生態,記錄香樟、垂柳等鄉土植物的植被生態,捕捉青蛙、水鳥等展現生物多樣性的畫面。
·人文·
煙火里的郊野情
結合非遺文化與節假日創作。非遺文化可拍金山農民畫、奉賢滾燈等傳統技藝,浦東說書、松江皮影戲等民俗活動;節假日可拍春節貼春聯、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月等場景,凸顯鄉村振興成效。
·農田·
田壟間的光陰詩
展現農田時空演變,可拍滬派江南圩田的傳統農耕智慧,金山廊下等現代農業基地的現代風貌,農業工廠的設施科技賦能場景,以及松江大米、南匯水蜜桃等特色生態品牌的培育過程。
·減量成效·
土地記憶的時光解碼
聚焦近十年低效建設用地減量化區域,拍攝減量前后對比、減量化過程中的記錄、土壤被修復的微觀狀態、人民居住環境等,體現土地“減量”與“增效”的變革。
(二)格式要求
短視頻
視頻須有名稱,文件格式為mp4,分辨率720P(請保留1080P以上的高清視頻,入選后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給主辦方),大小不超過500M,時長不超過3分鐘,每人短視頻投稿數量最多不超過3個。
投稿者應確保擁有音樂等素材的合法使用權,如造成侵權糾紛,自行負責。
照片
照片須有名稱,格式為JPG,大小控制在3M-10M范圍內,畫面清晰、色彩自然,不得有明顯瑕疵。
影像作品除對影調進行適度調整及構圖剪裁外,不接受后期合成制作及AI創作的作品。
02
PART
投稿要求
SUBMISSION REQUIREMENTS
投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10日
逾期提交的作品將不予受理。
投稿方式
1、投稿網址
https://www.photo233.com/122(復制網址用瀏覽器打開進入投稿區)
2、識別二維碼進入投稿區:
03
PART
榮譽設置
HONOR SETTING
短視頻組
一等作品1個
20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二等作品2個
15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三等作品3個
10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照片組
一等作品3個
20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二等作品5個
15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三等作品10個
1000元創作補貼及榮譽證書一份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2分
綜合組
優秀參與作品30個,500元創作補貼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1分
入圍作品50個,300元創作補貼
上海市攝影家協會入會申請積分1分
其他說明:以上獲獎創作補貼均為稅前金額,相關稅費由主辦單位按國家稅務規定代扣代繳。
04
PART
大賽細則
COMPETITION DETAILED RULES
作品原創性
參賽作品必須為作者原創,嚴禁抄襲、剽竊他人作品。若在公示期或投票期收到對作品抄襲侵權、一稿多投等違規行為的實名舉報,主辦方將暫停涉事作品參評資格,要求參賽者5個工作日內提交原創證明,逾期未提供則取消資格;投票期舉報僅針對新發現侵權行為,已公示無異議作品不再接受相同事由舉報。
作品使用權
主辦方對所有獲獎作品擁有非商業性使用權,使用權包括并不限于在展覽、網絡、畫冊、著作等以及與活動相關的其他公益性用途中使用,使用過程中會注明作者及作品名稱,不另支付報酬;作者擁有作品的著作權,主辦方不得用于商業盈利活動。
評審流程
作品先經組委會初篩(審核拍攝內容、格式、分辨率等),符合要求的作品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評審團由5位相關領域專家、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代表組成);評審結果將在微信公眾號平臺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公眾監督。
其他說明:其他等未盡事宜,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來源:上海規劃資源
https://mp.weixin.qq.com/s/iRHp8Owz9Wb23k4fiOk7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