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在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當下,河南憑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的創新發展路徑。
為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考察時關于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把這些中華文化瑰寶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緊扣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兩高四著力”中“加快建設文旅強省、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勝地”的戰略部署,聚焦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進一步豐富、充實我省文旅宣傳推廣素材庫,更好以影像為媒介講好新時代河南文旅故事,全面塑造時尚、多樣、唯美的河南文旅新形象,特開展“鏡頭里的河南”文旅攝影作品征集活動。
二、具體要求
圍繞“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品牌,建設好獨具河南特色文旅IP,計劃籌建“老家河南”文旅公益圖庫,聚焦黃河文化、中原文明、古都底蘊、非遺傳承、鄉村振興等河南特有文旅符號,展現出河南文旅新場景、新地標、新成果,攝影作品要兼具時代性、藝術性。本次活動旨在發現一批熱愛文旅、有作為、有擔當的優秀攝影家。對其中貢獻突出者,評選授予“河南文旅推薦官”稱號。
三、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日報社
承辦單位: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河南日報視覺新聞中心、河南日報新聞圖片有限公司
機構支持:vivo中國
媒體支持:河南日報、學習強國河南平臺、頂端新聞、大河報豫視頻、大河網、河南手機報
四、截稿日期
2026年4月30日
五、征集對象
本次活動面向全球范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及大眾游客,無地域、年齡、職業限制。
六、征稿內容
本次征集緊密圍繞河南文旅核心資源,聚焦“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內涵與河南文旅特色,覆蓋包含河南文旅各板塊的“古都之韻”“古建之美”“遺址保護”“山水畫卷”“紅色中原”“黃河生態”“文博考古”“美麗鄉村”“非遺匠心”“尋味中原”等領域。
(一)古都之韻
展示河南六大古都(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許昌)的歷史文脈遺存(如皇家建筑、遺址遺跡、宮廷文化)與當代文旅融合場景(如古都主題新業態、市民文旅生活、周邊鄉村聯動),體現“千年古都”與現代生活的共生共榮。反映河南古都文化的傳承力、活化力與輻射力,映射中原文明的歷史厚重與當代文旅的創新活力,傳遞“古都不古,煥新發展”的河南文旅形象。
(二)古建之美
展示河南古寺廟、古民居、古橋梁、古戲臺等傳統建筑的工藝細節與活化利用場景,體現“古建保護”與“文旅使用”的雙向平衡。反映河南古建的工藝價值、文化價值與實用價值,映射中原傳統建筑的匠心傳承與當代創新利用,傳遞“保護古建就是守護文化根脈”的理念。
(三)遺址保護
展示河南重要文化遺址(例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西周遺址等)的考古現場、保護成果與惠民場景(如遺址公園、研學基地、周邊鄉村產業),體現“遺址保護”與“考古科普、民生改善”的結合。反映河南遺址保護的專業性、公益性與賦能性,映射中原文明的考古價值與遺址文化對鄉村振興、文旅發展的帶動作用,傳遞“讓沉睡的遺址活起來”的理念。
(四)山水畫卷
展示河南山地(例如嵩山、云臺山、老君山)、水域(黃河、丹江、西湖)、濕地(黃河濕地、芙蓉湖濕地)、田園(茶山、梯田、稻田)的自然風貌與“山水+文旅”融合場景(如徒步、露營、農旅、康養),體現河南“山水之美”與“文旅體驗”的深度結合。反映河南自然生態的多樣性、觀賞性與實用性,映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河南實踐,傳遞“河南不僅有歷史,更有好風光”的文旅認知。
(五)紅色中原
展示河南紅色遺址(二七紀念塔、鄂豫皖蘇區首府、紅旗渠)、紅色文旅場景(研學、情景劇、文創)與紅色精神賦能鄉村的成果(如紅色鄉村產業、村民紅色宣講),體現“紅色資源保護”與“紅色文旅、鄉村振興”的融合。反映河南紅色文化的傳承力、感染力與賦能力,映射中原紅色精神的時代價值,傳遞“紅色基因融入文旅,帶動鄉村發展”的理念。
(六)黃河生態
展示河南黃河沿線的生態保護成果(濕地、生態廊道、灘區治理)、民生改善場景(灘區遷建、黃河產業)與文旅融合場景(黃河公園、研學、民宿),體現“黃河生態保護”與“民生改善、文旅發展”的協同推進。
(七)文博考古
展示河南博物館館藏文物(賈湖骨笛、婦好鸮尊)、考古互動場景(模擬考古、文物修復體驗)與文博文創傳播(盲盒、直播、手作),體現“文博資源”與“科普、體驗、消費”的融合。反映河南文博資源的豐富性、趣味性與傳播力,映射“高冷文物”向“大眾可感”的轉型,傳遞“文博不遙遠,就在生活中”的理念。
(八)美麗鄉村
展示河南美麗鄉村的生態宜居場景(村容村貌、基礎設施)、產業興旺成果(特色農業、文旅產業)與鄉風文明建設(文化活動、文明表彰),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總要求。映射“河南鄉村有顏值更有內涵”的發展現狀,傳遞“美麗鄉村就是文旅資源”的理念。
(九)非遺匠心
展示河南非遺技藝的制作流程(唐三彩、木版年畫、鈞瓷)、傳承場景(師徒教學、校園展演)與活化利用(非遺+文旅、非遺+文創),體現“非遺保護”與“傳承、傳播、產業”的結合。反映河南非遺的技藝價值、文化價值與產業價值,映射“老手藝”的當代活力,傳遞“非遺不只是遺產,更是生活與產業”的理念。
(十)尋味中原
展示河南特色美食的“制作過程”“消費場景”及“飲食文化與地域文旅的融合畫面”,涵蓋傳統美食制作、美食節慶與市集、美食+地域文化三大類型,重點收錄能體現“美食工藝特色”“文旅消費氛圍”“地域飲食符號”的畫面,需標注美食名稱或市集/活動的具體信息。
七、作品要求
(一)內容要求
禁止投稿涉及負面場景、違背公序良俗、侵犯隱私的作品。
作品風格不限,照片彩色、黑白均可,單幅、組照均可,組照4-12幅,每組組照按一件作品計算。
需緊扣上述十大類主題,每幅作品需能明確歸屬至1個小項(投稿時標注:自然景觀類-山地生態-嵩山紅葉);
(二)格式要求:
投稿作品需為JPG/PNG格式,且含完整EXIF數據;膠片拍攝作品需提供掃底文件,投稿者接到調取通知后須按時提交,逾期未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作品修圖僅限基礎調整(如調亮暗部、裁剪歪斜畫面、去除小范圍雜物),禁止過度修圖(如使用夸張濾鏡、改變場景本質,不得將白天場景修改為夜景等)。
八、版權說明
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的整體及組成部分均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在內的合法權益。
投稿作品內容上要求原創,貼合活動主題,內容積極向上;圖片類每人限投單張10幅作品,組照不超過3組(每組4-12幅)。
投稿時請填寫真實信息,包括詳細拍攝地點、拍攝時間、作品說明等。
作品入選后,主承辦單位將統一調取作品的大尺寸數字文件(JPG最高格式壓縮文件建議不低于5MB,須含有完整的exif數據)。請投稿者務必于接到通知后將大尺寸數字文件(膠片拍攝的請掃描底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承辦單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視為自動放棄資格。
實行作品公示制度,擬入選作品將在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官方網站進行為期5天的公示,并在此期間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滿后公布入展名單。
投稿者的作品經征集采用后,同意我方以復制、發行、展覽、放映、信息網絡傳播、改編、匯編等方式公益使用征集到的攝影作品。
主辦方權益:僅用于河南文旅公益活動(包括公益圖片庫共享、免費文旅宣傳、線下公益展覽、非營利文創產品設計),絕不用于商業營利(如房地產廣告、商品包裝);若需擴大公益使用范圍(如與公益組織合作推廣),會提前征得作者同意。
九、投稿方式
投稿者須登錄河南省攝影家協會網(www.photohn.com),點擊進入“攝影賽事”專區,查看活動征稿啟事進行投稿,并按要求真實、準確填寫姓名、聯系電話、所屬地市、身份證號碼、圖片介紹、通信地址等相關信息。主承辦單位保證不公開或泄露投稿個人非公開信息。投稿作品為JPG格式,圖片統一處理為長邊不小于1000像素,文件大小控制在500KB以內。
特別說明:對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入選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以及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十、獎項設置
為激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鏡頭里的河南”文旅公益圖片庫素材庫建設,本次征集活動將評入選獎400件,為獲獎者頒發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南日報社、河南省攝影家協會聯合認證榮譽證書獎勵。
同時評選出:
金質收藏2名,各獎勵vivo x300手機一部
銀質收藏4名,各獎勵vivo平板一臺
銅質收藏6名,各獎勵vivo手表一臺
所有獲獎作品將在頂端新聞APP進行專題推送展示,擴大作品傳播范圍與影響力。
河南日報、河南攝影家協會從每周精選優秀照片刊發《視覺周刊》,并評出:
年度大獎1名,獎勵vivo x300手機一部。
一等獎2名,各獎勵vivo平板一臺。
二等獎3名,各獎勵vivo手表一臺。
三等獎12名,各獎勵vivo耳機一臺。
優秀獎70名,手機支架及購機優惠券一套。
等級獎獲得者不重復,同一作者獲入選不超過兩件。以上均頒發榮譽證書,并可按河南省攝影家協會有關規定分別累計申請入會積分。
十一、征稿說明
本次“鏡頭里的河南”文旅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是一項純公益性質的文旅共建行動,旨在匯聚社會力量,共同豐富河南文旅視覺資源,提升“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形象。您的參與不僅是對河南文旅事業的支持,更是對中原文化傳承與傳播的責任擔當。
所有經評審采用的攝影作品,將正式入選“老家河南”公益圖片庫,納入河南省文旅宣傳資源體系。一經采用,我們將嚴格按照署名規范,在各類公益宣傳平臺(包括但不限于官方網站、展覽、出版物、新媒體等)清晰標注作者姓名,確保您的創作成果得到應有的尊重與認可。
一張照片,可以是千萬人了解河南的窗口;一個鏡頭,可以點亮一段文化記憶。我們誠摯邀請您用影像記錄河南之美,用作品傳遞中原之情,共同為河南文旅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025年10月31日
https://mp.weixin.qq.com/s/Z9NP58jzXjhcPjWQaSzPm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