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展現新余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與幸福感,新余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新余市直機關工委,攜手新余市攝影家協會,特舉辦“美麗新余綠韻新篇”生態主題短視頻征集大賽,現面向全國公開征稿,具體事項如下:
一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新余市生態環境局、新余市直機關工委
承辦單位:
新余市攝影家協會
二
征稿時間
2025年8月25日至11月16日(逾期投稿視為無效)。
三
參賽對象
1.全國范圍內專業攝影團隊、短視頻創作者、攝影愛好者;
2.關注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
四
作品要求
(一)內容方向
參賽作品需聚焦新余市生態相關主題,具體包含以下五類:
1.自然之美:展現新余市行政區劃內壯麗山川、秀美河湖、森林濕地及生物多樣性,如仙女湖、孔目江、大崗山、仰天崗森林公園等場景;
2.環境保護:呈現新余市生態修復工程、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人居環境改善等成效,如金石山公園、新鋼環保設施改造等案例;
3.綠色發展:記錄生態農業、低碳產業、循環經濟、清潔能源(光伏、風電)、綠色交通等發展成果,如沼氣利用、秸稈綜合利用、漁光互補等實踐;
4.人與自然:捕捉公眾參與環保活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如環境保護志愿服務、環湖綠色騎行、仙女湖馬拉松等;
5.生態文化:普及生態環境科學知識、闡釋生態保護理念、講述新余生態環保故事及生態文化傳承,如天工開物文化、生態環境科普故事、夏布制作工藝等。
(二)技術規范
1.內容需積極健康、傳播正能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等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無違法違規、低俗庸俗等不良信息;
2.作品須拍攝于新余市行政轄區內,主題鮮明、攝制專業,需滿足結構清晰、敘事流暢、音畫精良、創意突出等要求;
3.作品需具備完整圖像、聲音、字幕、音樂,不得含商業品牌標識,禁止帶水印、臺標、角標,不得插入商業廣告;視頻時長30~120秒(建議30~90秒),格式為MP4,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或1080×1920(橫屏、豎屏均可),彩色、黑白不限,文件大小不超過1G;
4.作品須為投稿者原創,投稿者需擁有獨立完整著作權,無版權爭議,且不侵犯任何第三方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商標權等合法權益。若因作品引發法律糾紛,由投稿者承擔全部責任;獲獎后需按要求提供原創證明或簽署版權承諾書;
5.本次大賽不收取參賽費用,所有投稿作品不予退還。投稿后即視為許可主辦方及承辦方以非商業宣傳目的(含生態環境宣傳、公益展覽等)無償使用或授權第三方無償使用作品,投稿者保留署名權及自行使用權;若使用超出約定范圍,投稿者可申請撤回;若出現知識產權糾紛,主辦方有權取消其參評資格并追回獎項。
五
投稿方式
1.投稿郵箱:383848875@qq.com(郵件主題需注明“新余生態主題短視頻大賽”);
2.作品命名:標題+作者姓名+作者手機號;
3.附加信息:郵件內需注明作者個人信息(姓名、身份證號、聯系地址)、作品拍攝地點及200字以內作品簡要說明;
4.咨詢方式:
六
評審與公示
(一)評審流程
1.初審篩選:專家評審團從內容主題、拍攝技巧、創意表現等維度,評選30部入圍作品;
2.終審評定:由生態專家、攝影協會專家組成終審團,按“主題契合度30%、創意30%、技術20%、敘事20%”權重,評選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3.人氣獎評選:從未獲獎作品中,依據作品在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B站、西瓜視頻等平臺(發布日至2025年12月7日)的最高瀏覽量(需作者提供截圖),按瀏覽量從高到低取前10名授予“人氣獎”。
(二)時間安排
1.作品評審:2025年11月;
2.網絡公示:2025年12月1日至12月7日(公示平臺包括新余發布、新余市生態環境局、新余影像等公眾號);
3.人氣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12月7日。
七
獎項設置(稅后)
八
成果應用
1.獲獎作品將在新余市生態環境局、新余影像等官方公眾號展播,部分作品將在新余發布視頻號發布;
2.將優秀作品納入新余生態環境宣傳片素材庫,并鼓勵自媒體平臺轉發傳播,以擴大宣傳影響力;
3.聯合本地媒體制作生態專題紀錄片,深度呈現新余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九
免責聲明
參賽作者需自行評估拍攝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因拍攝產生的意外傷害及相關損失,主辦方與承辦方不承擔責任。
十
解釋權歸屬
本次“美麗新余綠韻新篇”新余生態主題短視頻征集大賽的所有規則條款及活動相關事宜,最終解釋權歸大賽主辦單位所有。
來源:新余市生態環境局、新余市攝影家協會
https://mp.weixin.qq.com/s/Tl07ehMDtoX3V1t_3VGfY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