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2025中國·自貢恐龍藝術周“一眼一億年”美術與設計大賽(第三屆)初評工作會在四川輕化工大學李白河校區順利舉行。經過四川省美術家協會評委會專家評審,共評選出271件作品通過初評。現將初評結果及寄件事宜通知如下:
一、2025中國·自貢恐龍藝術周“一眼一億年”美術與設計大賽(第三屆)初評名單見文末附件。
二、請各位作者密切關注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參展名單與后續通知。
三、復評和寄件事宜:
(一)繪畫類作品:請作者自行裝裱,相關作品尺寸按照“2025中國·自貢恐龍藝術周‘一眼一億年’美術與設計大賽(第三屆)征稿通知”要求執行。裝裱時請勿使用易碎的平板玻璃,建議選用輕型有機玻璃作為鏡框面板;實物類文創、雕塑、手工藝品、手辦、服裝、服飾品等需要提交實物;設計類展板統一發送郵箱:yyyy2025ds vip.163.com,作品格式和尺寸要求:JPG,1500×1000mm(豎構圖),300dpi,CMYK,最高質量。
(二)請入圍作者自行運送或通過快遞郵寄作品參加復評。請將《承諾書》《報名表》(點擊文末鏈接,獲取下載地址)粘貼于作品背面,隨原作品一同寄送。作品背面中心處需注明(字跡應清晰工整):作品名稱、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或院校)、常用通訊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原作寄送須妥善包裝并購買保險,請選擇正規物流公司郵寄,防止郵寄過程中破損或遺失。作品郵寄請自行保價,主辦方不接受運費到付。寄送快遞時,請在快遞外包裝上注明“作者+作品名”。請在規定時間內寄送作品,逾期將拒收;如有特殊情況,請及時與收件人聯系。
復評收件截止時間:2025年12月2日,以到件時間為準。
復評收件地址: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四川輕化工大學李白河校區美術館。
收件人:陶恒;聯系電話:
初評入選名單
美術類作品
編號
姓名
作品名
1
鐘志強
時空·對話
2
臧志勝
穿越時空的對話
3
蘇一淳
東方神州龍
4
代智剛
化石開啟的億年穿越
5
武旭紅
恐龍孵化計劃
6
程姝喆
史前叢林的霸主回響
7
張劍
哥斯拉
8
曹敏
龍城沖霄起
9
陳世明
時光隧映億年痕
10
張宇涵
古獸的科技破界
11
盤語佳
機械恐龍在叢林中與人類遺跡共存
12
李熙貝
當世界崩壞之際
13
李旭東
恐龍公園
14
李瑋、謝曉笛
一眼越億年
15
曾思雨
遠古的午后
16
熊江
遠古·化石的聯想
17
虞躍英
億年之眸—遠古與當下的交匯
18
楊參天
剎那·三疊紀·貴州龍
19
王曉高、李坤林、寧倩
銳脊紀元
20
宋楚漢
龍骸前的光與影
21
錢迅
遠古新生
22
王博唯
時間的河
23
肖帆
一夢中
24
孟楊
厚鼻龍母子
25
喻真禎
恐龍爭霸
26
趙新、任馮敏
古靈新韻·龍鹿時空交響
27
劉金鳳
與我
28
劉夏嵐
龍影隨光越億年
29
許淑玲
遠古回響
30
許而敏
深海遺影
31
李子明
之石
32
王耀廣、石佳琦
鹽都龍骨:億年史痕與文明織錦
33
鄧龔明
小手造巨龍
34
朱麗婭
遠古的遨游
35
李長清
大愛洪荒
36
李昊
史前回響·今昔對話
37
周帥
亙古骨韻
38
鄔佳璐、王姝畫
漆骨:歲月皴痕
39
顧雨涵
遠古的回望
40
周仲莉
滄海沉浮
41
吳迪、歐家鋼、呂陳力
龍骸骨鑒
42
單衛東
王者歸來
43
鄧宏莉、任可欣
跨時空對話
44
陳心妍、鄧綺熙、張安琪
龍棲
45
董春華
械翼:遠古生命的科技回響
46
何彥秋
龍骸械構:生命齒輪的交響詩
47
呂濤
皆自在
48
孫麗芳
蒼穹之翼·風神翼龍未來共生記
49
張豐一
龍的時代
50
關逸飛
亙古對話
51
張梅
鹽龍郵韻
52
夏健宇
龍骨遺響
53
余劍鋒
進化
54
黃菊、謝雨春
泥骨·龍跡
55
朱雪琴
三角寶寶龍
56
曹玥寧
翼起新程夢
57
劉沿伶
恐龍樂序曲
58
陶書研
玻璃劍齒虎
59
楊師梵
化石的記憶
60
覃雨健
暖陽奇遇
61
周伊鷹
重生
62
謝其成、江毅
銹齒械鳴
63
劉思睿
史前越影
64
李佳琳
對話
65
曾雁翎
我的家鄉-恐龍之城
66
駱樂、鄧軍
骨嵌層痕
67
張謹祺
古骨今城·自貢龍韻
68
朱林娜
云棲龍隱
69
劉雅涵
時空褶皺里的古生命印記
70
胡立火、趙闖
奇異福建龍
71
邢唯
憶千年
72
毛語涵
痕跡的對話
73
陳樂儀
雙決
74
陳佳蓉
童尋遠古跡
75
吳炳洪
穿越侏羅紀
76
江萬馨
墟海生歌
77
張燕妮
史前凝視
78
張劍鋒
桫欏影下—地層深處的蘇醒
79
吳汶洋
舊時代的末日
80
劉茗晨
長眠
81
李興華
無作品名
82
李欣航
競游
83
吳瑤
龍跡山河·新紀元
84
李柯楨
遠古咆哮·未來回想
85
蘇恩亮
印記?溯生
86
鄭灝月
冰巒骸龍影
87
陳雅雯
鏈接紀元
88
徐娟、段儒燁
龍棲蕨夢
89
蔡萌萌
時代的記憶
90
袁嘉樂
侏羅刻痕,億年骨印
91
岑喬穎
足跡
92
曾靜
霓虹博物館中的恐龍余韻
93
陳莎莎
蒼野的脈搏
94
陳邵杰
機械龍
95
戴季陽
石骨林韻
96
鄧佩宜、徐鳳韻
骸影·裂隙
97
鄧霞
億載骨痕
98
周冰穎
史前回響
99
胡浩
嘯
100
王璐璐
生命霞林
101
李娟
恐龍之都
102
劉海鵬
骨·肉·魂
103
彭斯怡
智能恐龍新世紀
104
盛方舟
紅穹下的齒痕
105
肖遙遙
恐龍巡游記
106
李佳翼
星穹協奏曲
107
王科杰
大地記憶
108
黃森
骨嶼:白堊紀的褶皺回聲
109
袁昌樂
大時代
110
李佳睿
時空凝視
111
高銘晢
箱中記憶-棘龍和我
112
王鶴麒
守望
113
李孟錦
星塵骨架:史前回響
114
劉懿
層巖下的回響
115
王純
遠古“巖”語
116
胡鉑煬、吳悅
遠古的回響
117
夏瑞
地層的回響
118
蔣采林
殘骸
119
馬俊
共生·暢想家園
120
高弘昊
體
121
王姝畫、鄔佳璐
Shunosaurus lii
122
羅丹、凌玉杰
天青石紀
123
陳瑾
沉默的見證者
124
李晨晨
白堊紀
125
葉彥良
史前余響
126
李梓瑜
渺小的圍觀
127
王倩
一葉億年
128
秋世龍
侏羅遺跡
129
成歡
墨骨載春
130
吳菲
童趣積木:恐龍綠境
131
吳小迪
龍骨
132
崔銘茵
星骸萬年
133
楊馬壯、劉丹玲
元宇宙空間·困獸
134
楊堯
輪回億萬年
135
王禮琴
青骨穹痕
136
張瑤瑤、陳成
跡
137
林小剛
重生
138
余一峰
神曲·骨韻
139
張楚晗
機械紀元·恐龍重啟
140
王喜
侏羅紀日記
141
薛逸飛
化石奇遇
142
趙霞
龍·貓
143
鐘思睿
侏羅紀公園的夜晚
144
唐奕
骨語
145
陶佳琪
龍骨童言
146
羅婧文
龍行中國(一)
147
王恒、鄧軍
古今戲夢—恐龍游園
148
謝宏江
貴州龍
149
杜佳欣、胡喬峰、杜佳凝
蜿龍胚胎蛋化石
150
丁羽佳
古紋龍韻
151
高薪迪
恐龍也打工
152
高玉倩
視質覺—恐龍化石
153
蔡偉奇、彭玲
堊紀陶骨
154
唐夢露
共生——望
155
陳磊、王彤
龍戰紀元
156
江毅
青花龍駕
157
趙新
古靈新韻·龍鹿時空交響
設計類作品
編號
姓名
作品名
1
劉慶柯
機械恐龍的廢墟生命防線
2
胡佳依
黃壤間的億年刻度
3
諶垚金
霓虹溫柔
4
豐宇恒
龍骨秘境
5
何佳蓓
恐龍紀元:未來共生志
6
佘茂萍、鄭語彤
秘骨龍辛
7
林輝睿
花與龍
8
李海峰
涅槃械龍
9
鄧珂、楊蓺萱
史前夢嶼
10
張小龍
侏羅紀燈夢
11
曹悅
與恐龍同行
12
朱玉梅、王月
時光褶皺
13
楊睿勛
彩龍嬉戲圖
14
趙恩誠
跡
15
任鵬鵬
亙古之骸·新生之境
16
甘冬梅
和合共生
17
陳奕芩
小恐龍嘟嘟
18
劉婷婷
時空勘探
19
袁玉
數據恐龍
20
鳳磊
大自然有話說
21
文昱菡
紙團褶藏龍潛力無窮
22
蘇陽俊
像素恐龍城
23
李廣澄、王云川、張雨、趙琪
鹽脈琥珀
24
龍興語
“一家恐龍”吉祥佩
25
李婷
恐龍谷的“星光約定”
26
郝晗羽
恐龍之跡
27
張夢雨
恐龍世界
28
趙書勤
龍時
29
趙旗
生命史詩?光塑恐龍紀元
30
劉佳、馮鑫瑩、王莉洪
VR·史前重啟
31
高乙月
時空疊韻
32
劉華建
恐龍大探險
33
張智涵、黃卓偉
“如太陽般耀眼”IP形象設計
34
陳思宇
游園會
35
蒲權龍
恐龍寶貝
36
王麗雯
存檔日志
37
溫佳、楊欣妍
新生
38
陳夢柔、饒敏
恐龍“鹽”游記—四川自貢恐龍文創插畫文創設計
39
覃莉方
線縫史前:牛仔藝術與科技交織的恐龍狂想
40
陳霈霖、楊詩羽
遐想
41
魏倩玉
恐龍博物館的蘇醒
42
鄭鈞文
眸中侏羅紀
43
張人月
星脊
44
羅正午
億年凝望
45
趙元熙
重返侏羅紀·共生救助站
46
黃筱
一眼一億年
47
吳佳星
跨時空派對
48
張雨、趙琪、王喆彤、周治旭、李廣澄
童趣恐龍探秘記
49
張恒欣
當恐龍遇上氣球
50
彭曾欣蕊
幾何龍域:綠境重構
51
劉念
自貢恐龍博物館一角
52
朱亞東
視界無界
53
張紫瑄
我的恐龍朋友
54
王曼蓓
年輪·紀
55
尹思怡、李緣緣
龍紋染夢
56
孔梓毓
自貢印象
57
周煜陽、甘煜函
紙上龍吟
58
許齡尹、溫岳錕、楊凡、張科
中國恐龍手辦系列
59
馬其拉
走進自貢恐龍世界
60
李瑞丹
《恐龍紀元:生存爭霸》桌游卡牌文創設計
61
鄭錫紅
恐龍拼拼樂
62
陳蘋、龍隆
恐龍尋跡·中國古生物探秘
63
廖紅強
剪紙溯龍跡
64
甘煜函、周煜陽、賈琪
藍染龍印
65
王青
自貢龍藝·億年一眼
66
王曉東
云南恐龍國畫風系列復原圖
67
韓曉、宋祥碧、劉浩宇、嚴欣怡
《無聲之重》—恐龍主題體驗空間設計
68
胡元、胡菁睿
藍韻龍影
69
鄧新悅
燊海三卷·龍棲古脈
70
趙子瑞
恐龍骨骼活動戒指
71
楊銳涵、鄭雨蝶
恐龍夜行隊
72
王丹、李佳
彩龍萌陽
73
趙希諾、姚若兮、孟思涵
棲宙之息
74
陳希
鹽都龍潮:復古霓虹里的史前重塑
75
胡雨軒
Dino Buddy
76
李周寧
萌趣恐龍秘境
77
胡雨甜
它們曾存在
78
陳佳明
“青花萌龍”陶瓷擺件
79
張嘉寧
萌龍小夜燈
80
陳謙豪、楊仕朝
萌龍潮范:性別友好的童趣穿搭系列
81
鄒靚
從侏羅紀到信息時代
82
游樂
《鹽都白堊紀》書籍文創設計
83
王心宇、蒲虹岑
猛龍派對
84
蘇陽俊、覃莉方
恐龍對決
85
王彤、王龍萬、邱富安
貢仔
86
張伯露
椒椒龍
87
邱昌旗
穿越之鹽都奇妙游
88
唐聰、陳藝璇
川蜀龍族——趣趣龍仔
89
楊鵬、張玲婉、劉昊燃、陳福婷
《虺淵龍紀》-自貢恐龍VR沉浸式探索體驗設計
90
賈琪、王海坪
紙折龍跡·一眼億年
91
冉煜瑤
史前幻夢:恐龍紀元繪卷
92
高瑞科、徐瑞陽
云麓龍行
93
郭子暄
《青綠侏羅紀》自貢恐龍數字插畫設計
94
張子瀚
仿銀質恐龍珠寶吊墜
95
彭程
藍染龍骨·遠古織痕
96
朱顯冉
鹽龍汲寶-鹽小龍
97
李淑媛、李綺夢
太古遺韻
98
張笑甜
電路侏羅紀.自貢皮語-——恐龍成人皮包
99
王月、徐瑞陽
光年之外
100
王云熙
我們
101
蔡郁陶
風神騎士·出行
102
楊劍、李富彬
仿真恐龍工作坊
103
岑道一
重龍與異特龍
104
李軍、劉舜
恒古共生
105
鄒應朋
猶他盜龍
106
林柯、謝正陽、袁樹溪、吳佩虹
龍骸骨器
107
邱慕云
太古的斑斕回響
108
高中立、陳惟
奏鳴曲
科學復原類作品
編號
姓名
作品名
1
李步一
遠古生靈·白堊紀的羽跡
2
譚超、季承、秦燕嬌、賀一鳴、郝旭玲
楊氏幻龍
3
鄭一凡、陳了
什么是恐龍?
4
胡曉、曹星
恐龍是如何走進博物館的?
5
余國梁
虐龍vs比斯蒂角龍
6
汪俏黎
探密自貢恐龍紀
https://mp.weixin.qq.com/s/5awcJJSGNI1LeCo-FxygP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