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農歷九月二十,在生態盎然、傳統彰顯的安丘景芝春開窖元隆酒莊,隨著《春開窖元隆酒賦》“馮氏天祿,離俗春芳,左牽浯水蜿蜒,右摯鳳凰騰翔……”的誦讀聲,山東春開窖酒業公司第十六屆冬藏活動如期舉辦,“秋收冬藏春開窖”下句廣告語征集頒獎典禮也同時舉行。
春開窖承載350年秘釀技藝
景芝,被明末大思想家顧炎武譽為山東三大古鎮之一,更是有名的酒鄉。現在的“春開窖”酒,有景芝酒5000年的歷史地域背景,更有自身從清初就開始的家族嫡傳馮氏“元隆”傳統秘釀技藝。清康熙十四年(1675),冶源馮裕六代孫馮素遷徒景芝定居后,第二年開始建立起自己的釀酒小燒鍋。馮素第五代孫馮元隆將傳統的小燒鍋發展為大商號,將自己的名字“元隆”作為商號,區別于以方位取名的其他燒鍋如“井東”“松樹底”“家廟東”“郝家灣”等。
當時元隆酒坊所產的“元隆寶燒”,曾通過翰林名宦馮爾昌推薦為清宮廷內府所用。到了晚清,又根據生產工藝創立了更有文化內涵的“桃花美酒”。民國年間,景芝民間釀酒最盛時有燒鍋七十二家,品質居全省之冠,其中就有“迎風倒、十里香”及“景芝桃花美酒”等佳釀。這桃花美酒就是元隆釀酒坊所產。“桃花美酒”取名于晚清諸城詩人劉翼明的一句詩:“桃花流水春開甕,細雨斜風客到門”,現在的春開窖品牌也是源于這首詩。
歷史發展到本世紀初,馮氏十八世傳人馮金國率領春開窖釀酒同仁,參照嫡傳的“元隆寶燒”釀酒秘籍,結合現代釀造工藝,將“元隆寶燒”不斷改進創新,通過上百次實驗,逐步總結完善了“秋收、冬藏、春開窖”白酒生產的獨特工藝。從而在“桃花美酒”的基礎上于2001年創立了“春開窖”酒。從“元隆寶燒”到“桃花美酒”再到“春開窖”,至今已有350年的傳承與發展。
秋收冬藏是對非遺的傳承
造酒需要糧食,而古代糧食產量低下,經常受自然氣候影響,因而極其寶貴。當到農歷九月九這天,曠日持久的秋收全部完結,尤其小康之家,可以確定留下生活必需的口糧,剩余部分拿出來造酒了,一般選在立冬時節對用來釀酒的糧食進行儲藏、醞釀。
春開窖酒業公司董事長馮金國線下線上向藏酒愛好者和朋友們介紹:“秋收,冬藏,春開窖”是元隆酒坊的釀酒傳統工藝,也是釀造優質春開窖白酒的全部過程,即秋天成熟、收獲,冬天儲藏、醞釀;到來年春天春意盎然、萬物復蘇時開窖取酒。所以每年冬天將釀酒用的糧食入窖(甕)封存開始發酵,經過長達136天以上的冬醞,于來年春天開窖蒸酒。為了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春開窖酒業公司每年都要舉行在春天開窖、在重陽醞釀新酒、在初冬冬藏的活動。
春開窖元隆酒莊目前擁有120余個發酵窖池,80余個黃泥發酵大甕,均按“秋收,冬藏,春開窖”之規律,每個窖(甕)每年只能用一次,為的是追求酒質的優良高端珍重。以春開窖原漿“冬醞136”為例,這款酒是春開窖系列酒中的高端產品,其發酵周期在136天以上,是目前國內白酒生產發酵時間最長的白酒之一。這一釀造工藝區別于現在一般40—60天的發酵周期。更有該公司有50余年釀酒經驗的匠人堅守著“糧之必精、水之必甘、曲之必陳、貯之必久、工之必細、管之必嚴”的傳統釀酒生命線,從而生產出了“入口香甜、初品叢香、回腸醬香、潤舌濃香、余味醇香回味悠長”的春開窖原漿。
春開窖酒莊致力與朋友共享
多年來,春開窖酒業走出了自己的“酒莊”式思路,即從賣酒到賣生活,再到消費者與莊主的身份轉換,春開窖酒業經營理念的在不斷變化完善著。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需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僅要求產品質量好、有內涵,在消費同時,通過不同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現在也就要求企業在“賣生活”的同時來賣產品。
春開窖酒來多年來致力于酒莊設施的完善,提升相關功能,努力打造酒友們的“世外桃源”,為朋友們在繁忙的生活創業節奏中營造一個可以偶爾放松身心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酒田園,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酒莊就要有莊主,為了更好的發展壯大酒莊,春開窖酒業多年來面向社會廣納聘任莊主,特別是已將宣傳和推廣私藏消費的朋友都發展成為莊主,在宣傳推廣和消費時以主人的身份來實現,加大了酒莊的推廣力度和形象提升,同時也增加了酒友們的主人意識。“最美酒莊”是其初心與定位,并且20年來一直為這個初心提供著最佳條件,酒莊配套設施日益臻善,涵蓋了釀酒、窖藏、酒文化、奇石、書法展覽等項目。一年四季,酒莊內酒香四溢,鳥語花香,生機盎然。
同日,“秋收冬藏春開窖”下句廣告語征集頒獎典禮也同時舉行。一句句來自全國各地的精彩詩句,抒寫著參賽者本人的人生體悟,也表達著對春開窖酒業的美好祝福……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9rmkj05ZQpFJQT3PcxEf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