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廣東省沙頭角林場(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發出“名·揚梧桐,道·出精彩”登山道節點征名帖,至8月30日24:00截稿,共有217人投稿碧桐道,204人投稿秀桐道,收集節點名稱超2100個。
征名截止后,評審“三篩”接力:9月9日開始,評審團隊緊扣“地域、創意、傳播”三大標尺,進行初評,從二千余方案中優選10%,作為作品入圍;10月23日復評,特邀于愛成(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深圳市評論家協會主席)、秦慶文(羅湖區作協副主席)、秦錦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深圳市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周南海(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張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吳錦雄(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等6位專家組成評審組,逐點對景、封閉打分,精選23強;10月27日終評,評審團隊再次集中比對票決,最終鎖定10個最佳命名。
現將十個節點名字公告如下:
1號點
“桐影初啟”
作者:汪紅綱
碧桐道起點,由此開啟梧桐山之美。陽光穿林,桐影晃耀,啟程探幽尋芳。
2號點
“虎嘯吟風”
作者:陳延良
此地舊有名:老虎叫。立此屏息,可聞虎嘯一樣的風聲。
3號點
“鵬程在望”
作者:吳海涌
臨此,鵬程第一峰已近,俯視鵬城深圳,清晰可攬。續走,寓美好前程近在眼前!
4號點
“林海天梯”
作者:羅昭其(云霧)
陡峭步道如通天之梯,攀登全球一線城市中心保存最完好的次生林,彰顯最長最險的挑戰性。
5號點
“鯉躍龍門”
作者:陳延良
在舊名“鯉魚背”基礎上優化,借用“鯉魚躍龍門”的吉兆,寓意克服艱難險峻后必獲成功。
6號點
“桐巖疊秀”
作者:楊碧平
山巒疊嶂,古石歷歷,此處三石錯落有致,疊為秀景,又寓“秀桐”道名。
7號點
“邀酒迎風”
作者:歐曉紅
行至此,秀桐登山道1900米處,山至小巔峰,可喜路程小半。借以諧音成趣邀友舉杯,把酒迎風,人生豪邁。
8號點
“深港同暉”
作者:金波
此處為登山道最佳觀景臺,可俯瞰“深圳港”、深圳市區和香港大霧山,晨曦夕照,深港同暉。
9號點
“相思疊翠”
作者:宋洪忠
翠竹與相思林相融,共生共榮的生態之美,寓合相思的美好情感,“竹”福美滿。
DSC02543.JPG
10號點
“躍馬青云”
作者:吳旭珊
舊名騎馬嶺,山脊陡峭步道。躍馬為奮斗精神的姿態,青云取平步青云。象征開啟人生勇于奮進,躍馬騰空,扶搖直上。
每個獲獎作品將獲人民幣1000元獎金。獲獎作品的著作權及其他相關知識產權自獲獎之日起歸征集單位所有,征集單位有權對獲獎名稱進行任何形式的使用、宣傳、修改、授權、許可等活動,無需再次獲得投稿者同意授權。
祝賀獲獎者,感謝每一位投稿者,讓世界看見梧桐山,梧桐山也記住了你們的名字!
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重建你我與自然的美好聯系!
https://mp.weixin.qq.com/s/_rdcuhhiR1ptHka9Iyy7sw
